• 设置
    日夜间
    白天
    主题色
    黑色
新疆人属于什么人种 新疆边境线有多长?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哪个风景区?庐山瀑布在庐山哪个景点?
当前位置: 首页 > it > 内容页

海葵:可恶 有“脏东西”混进来了……

2023-06-09 10:37:28 来源:快科技

下面两张图中,除了海葵之外还有其他动物,你能找到它们吗?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答案揭晓:


(相关资料图)

红圈中的是雅科布森灰翼海蛞蝓 Phyllodesmium jakobsenae

红圈中的是鲁德曼灰翼海蛞蝓 Phyllodesmium rudmani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是的,红圈中的动物不是海葵,而是两只海蛞蝓。它们的身体表面长满了长长的突起和褐色的条纹,与海葵在形状和颜色上十分相似,连触手结构都模仿得惟妙惟肖,这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是海葵一样,非常难以被发现。

伪装的技能并不是每一种生物都具备的,这两只海蛞蝓都属于同一个类群——腹足纲蓑海牛亚目下的共生灰翼属(Phyllodesmium),简称为灰翼海蛞蝓。

提起海蛞蝓,我们可能会想起那些色彩鲜艳的小动物,这些海蛞蝓就像具有鲜艳颜色的毛毛虫一样具有毒性,但共生灰翼属的海蛞蝓却将自身隐藏在由海葵组成的群体中。

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隐藏在海葵中的“内鬼”吧。

因为难吃,所以安全

灰翼海蛞蝓为什么要伪装成海葵呢?这还要从海葵自身说起。

很重要的一点是,海葵无法勾起动物的食欲。它们属于腔肠动物门,与水母是近亲,身体的97%都是水,没什么营养。但食物嘛,营养是一方面,口感是另一方面。

相比于口感脆爽、能被制作成广受欢迎的凉拌蜇皮的水母,海葵的口感就相当恶劣了。

海葵的身体和水母不同,它们没有水母那样的伞盖,而是由下方细长的基盘和上方较大、平展的口盘组成,口盘周围有一圈触手,就像顶着一堆小触手的香菇,而这只“香菇”在遇到威胁时会分泌大量臭臭的黏液包裹住自己,让自己的口感就像一团滑溜溜的鼻涕,倒动物的胃口。

除此之外,海葵的周身还全身是刺,它们的触手上分布着大量的刺细胞,其结构类似于一个小型的鱼叉,包括一个毛发状的触发器和一个细长的针状毒刺,其中含有毒液。

当海葵受到外界刺激时,这些刺细胞就会像蜜蜂蜇人一样迅速弹出其中的毒刺。

该过程发生在短短700纳秒内,毒刺会以高达5,410,000g(g为重力加速度)的加速度进行攻击,像子弹一样穿透猎物的皮肤,让毒液迅速渗透到猎物或天敌体内,使其麻痹。

在释放出毒刺之后,刺细胞就会死亡,新生的未成熟刺细胞会迅速成熟来补充,从而让海葵随时都有防身的手段。

因此,灰翼海蛞蝓采取这种伪装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:通过模拟成一般动物不吃的海葵,可以避免自己被发现而成为掠食者的猎物。

但伪装成海葵,也意味着它们必须始终生活在海葵群中,因为一旦离开海葵组成的群落,灰翼海蛞蝓就很容易被发现。

在长期与海葵的共生关系中,它们逐渐演化出了特殊的本领,做到了对海葵的“完美利用”。

百臂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briareum(图中黑色箭头标记)以草皮珊瑚Briareum为食,它们的露鳃为灰褐色,呈指状,可任意弯曲,以拟态同样形状的草皮珊瑚

(图片来源:Wikipedia)

不仅伪装,而且吃

灰翼海蛞蝓没有贝壳,看起来弱不禁风,但它们却没有看起来那么脆弱。

取代外壳保护它们的是一种特殊的上皮细胞,它可以分泌一层浓厚的黏液,这层黏液就像胶水一样,透明但又异常黏稠,保护它们免受捕食者和猎物的攻击。

灰翼海蛞蝓生活在海葵丛中,近水楼台先得月,海葵便是它们最方便的食物,但在吃海葵之前,必须要克服它们刺细胞的反击。

在进食之前,灰翼海蛞蝓会在头部周围释放出大量的黏液,在自己和海葵之间形成一层黏液屏障。不要低估了黏液的阻挡作用:水的阻力是空气的800倍,使得在空气中能够飞行一千多米的子弹在水中的杀伤距离变到不足1米,更不用说胶水一样的黏液了。

黏液中还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,可以中和海葵刺细胞的毒素,刺细胞的射击无法穿透,只能在黏液层中损耗,如子弹在水中行进般带出一个个空泡,留下闪电般的白色痕迹。

在灰翼海蛞蝓直接接触海葵的嘴部,还有一层厚的几丁质保护层,保护嘴部不会受伤。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海葵的防御在灰翼海蛞蝓面前如同无物,它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了。

啃食笙珊瑚 (Tubipora musica)的科立曼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colemani,可以看到只有嘴部接触了右侧的海葵丛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海葵的成熟刺细胞是十分“英勇”的,它们的反应十分迅速,只要受到物理触碰就会释放毒针,随后全部壮烈牺牲。但那些尚未成熟的刺细胞就没有什么抵抗能力,只能任人摆布了。

对于这些“幼年战俘”,灰翼海蛞蝓没有消化它们,而是将它们收编养大,归为己用。海葵:吃我的,用我的,这多少是有点欺负人了。

未成熟的刺细胞会随着进食进入灰翼海蛞蝓的消化道,再进入与之相连的消化腺。消化腺在背侧分支,一直延伸到背侧呈细长管状的“露鳃”里。

在图片中,灰翼海蛞蝓背上的那些一枝一枝的“小海葵”就是露鳃,在露鳃的顶端,有一个被称为“刺丝胞囊(cnidosac)”的小袋子,它与消化腺的细管相连,在内部有专门的滋养细胞作为侍从,等待着这些未成熟刺细胞的到来。

在刺丝胞囊中住下之后,它们便在这里发育,在灰翼海蛞蝓的供养下逐渐成熟。

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当灰翼海蛞蝓受到攻击时,刺细胞们同样会为它们作战,射出毒刺抵抗敌人,以报答不杀之恩。

当然,当刺细胞阵亡后,灰翼海蛞蝓就会将它们重新消化吸收,把自己付出的营养回收回来。毕竟,死了的刺细胞也没有什么保留的必要了。

迷幻灰翼海蛞蝓”Phyllodesmium acanthorhinum可能是以柳珊瑚Acabaria为食,它体色透明,露鳃中的橙红色消化腺颜色清晰明亮,搭配金属蓝的底色和亮白色细点,十分有科幻感。其中,它储存刺细胞的刺丝胞囊就是每条露鳃顶部的黄白色区域。

(图片来源:Sea Slug Phyllodesmium acanthorhinum in top 10)

灰翼海蛞蝓:“海蛞蝓生”如戏,全靠演技

装有刺细胞的露鳃是灰翼海蛞蝓身上最明显,也是最神奇的地方。它能将灰翼海蛞蝓隐蔽在海葵丛中,还能够储存刺细胞,这都要归功于它的特殊结构。

每个露鳃都由大量的细长管道并排组成,内部充满血液,可以进行物质能量交换;露鳃基部呈现细长圆柱形,如同海葵的茎,而向尖端变得更宽更平,由一部分浅色的狭窄区域和周围宽阔的棕色扁平区域组成,这与海葵的触手在光照下深浅交替的颜色模式十分相似,产生如同触手般的错觉。

但实际上,灰翼海蛞蝓的露鳃并没有海葵那样的小触手结构,它们只是通过颜色的改变创造出了“裸眼3D”的效果,但这也足够称得上是惟妙惟肖了。

大部分共生灰翼属的海蛞蝓都以闪千手海葵Xenia为食,如雅科布森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jakobsenae,它的触手的白色-褐色的颜色模式可以极其相似地模拟出闪千手的触手形态。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藏身于闪千手丛中的理查德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lizardensis。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但要模拟得形神兼备,需要的不仅是形状,颜色也要相同。海葵有着丰富的色彩,红、白、褐、绿等颜色在它们身上交相辉映。这些颜色除了部分来源于海葵本身组织的色素外,还来自于海葵体内共生的褐色虫黄藻。

虫黄藻居住在海葵体内,海葵为虫黄藻提供保护和营养,使虫黄藻能够进行高水平的光合作用,制造出糖类等有机物,它们的生产可以满足海葵90%的能源需求。

虫黄藻数量多,海葵颜色就深,虫黄藻少,海葵颜色就浅。即使是同一种海葵,不同的海葵个体的颜色也会有所不同,因此要想天衣无缝地隐藏在海葵中,还要学会变色的本领。

但善于“收编”的灰翼海蛞蝓总能想出自己的对策,在进食海葵的过程中,它们会获取海葵的色素,将其放置在自己白色的身体上,把自己染成与海葵相同的颜色。

色素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分解,染色褪去,它们的身体会再次变成白色。此时,如果灰翼海蛞蝓要“挪窝”,更换海葵食用的话,白色的身体就又如同一张白纸般被染成新海葵的颜色,使它完美地融入新环境中。

以绿色闪千手为食的鲁德曼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rudmani呈现绿色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以黄色闪千手为食的鲁德曼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rudmani呈现黄色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以白色闪千手为食的鲁德曼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rudmani呈现白色。白色是这种海蛞蝓身体本来的颜色,而其余的颜色都来自于摄食的海葵。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除了“收编”海葵的色素外,灰翼海蛞蝓也掳走了海葵体内的虫黄藻,将它们养殖在自己身上。

和刺细胞一样,虫黄藻也被存放在其露鳃中,但两者被饲养的位置不同。还记得灰翼海蛞蝓露鳃顶部的白色-棕色交替的颜色模式吗?

其实,露鳃顶部的棕色区域就是虫黄藻的养殖地,也正是因为虫黄藻的存在,这些区域才呈现棕色。

灰翼海蛞蝓养殖虫黄藻的区域内部有着特殊的结构,由大量管道组成,管道在露鳃的顶部大量分支,最终在末端形成气泡状的小囊,就如同人类肺部的气管-肺泡结构一般,大大增大了管道的表面积,虫黄藻就居住在顶端的小囊里,形成一排排的棕色斑点。

简单来说,灰翼海蛞蝓的露鳃是虫黄藻的花园,管道系统相当于输水管,让灰翼海蛞蝓可以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、氮和磷等营养,小囊则相当于一个个花盆,在那里,虫黄藻继续进行高水平的光合作用,它们可以在灰翼海蛞蝓体内持续生存11天,为其生产糖类,在某些灰翼海蛞蝓中甚至可以提供大约四分之一的营养。

但虫黄藻对于它们来说,也同样是甜蜜的负担——它们必须有阳光才能工作。因此,我们有时可以看到灰翼海蛞蝓从它们藏身的地方爬出来,来到海葵丛的外侧,像向日葵一样伸展它们的露鳃,迎着太阳随水流摇摆,以提供更多的阳光来让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。

在这个时候,它们不仅是在形状,颜色上,更是在动作上都与海葵达成了一致——后者也会迎着阳光摆动触手,随着水流轻轻晃动。

平时见面甚至会大打出手的捕食者和猎物,在此时却为了同一个娇气又有用的虫黄藻“公主”而融洽地在一起晒太阳,说不定还在互相交流,抱怨“养藻”之难呢。

灰翼海蛞蝓露鳃的细节,可以看到棕色区域由大量棕色小球和管道组成,其中储存着虫黄藻。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以皮革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ium为食的长须灰翼海蛞蝓Phyllodesmium longicirrum是最壮观的太阳能海蛞蝓之一,有着相比于身体巨大而扁平的露鳃,犹如地球轨道卫星上的太阳能板。

其中,棕色的区域内储存着虫黄藻,而白色的分支是消化腺的管道,它将虫黄藻从胃部输送到棕色区域。

(图片来源:The Sea Slug Forum)

当然,在大多数时间里,灰翼海蛞蝓依旧是海葵不折不扣的敌人。在海葵群里吃饱喝足,“长大成人”之后,灰翼海蛞蝓会开始繁殖。

它们产下很大的卵,直径约0.1~0.2mm,发育成自由游动、不进食的浮游幼虫,这些浮游幼虫会在几分钟内就变成爬行的幼体,开始以海葵为食。

然而,这短短几分钟是很难让幼虫飘到太远的地方的,结果就是,它们大部分都落到了父母所在的海葵群上,继续以同一群海葵为食。

估计,这群海葵的内心是崩溃的,薅羊毛也不要逮着一个薅吧……

结语

灰翼海蛞蝓是一种十分特化的海洋生物,它们不仅具备模仿海葵的惊人能力,还能收编海葵的未成熟刺细胞来保护自身,并通过摄取海葵的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,实现对海葵的完美利用。这些策略让它们能够在海洋环境中隐藏自身、保护自身并获得能量,成为一个非常“成功”的类群。

它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:一种生物能在没有智慧的情况下将其他生物模拟得惟妙惟肖,这就是自然演化的“神迹”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安卓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1032478号-23   联系邮箱:89 718 09@qq.com

顶部